拉响“五海”驱动引擎 巧绘海上花园蓝图

2016/12/29

 

 

  去年,随着国务院同意洞头撤县设区,洞头区正式进入温州大都市区的怀抱。站在瓯江口畔、极目瞭望东海,百岛洞头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撒落在巨大的翡翠玉盘上,山清水秀、山海兼胜,有着“海外桃源别有天”的意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适应撤县设区发展新阶段要求,作为温州最年轻的第四区,洞头雄心壮志。在中国共产党温州市洞头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洞头区委书记王蛟虎代表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洞头区将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注重发挥‘五海’优势,深入实施‘三区’战略,加快建设海上花园,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导思想,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融入市区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增量提质的攻坚期以及洞头加快建设海上花园的关键时期。

  发挥“五海”优势做足“海”字文章彰显海岛特色

  一片疏密有致的桩林在岛礁近岸的海面铺开,这正是位于洞头鹿西的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工程。白龙屿项目2013年底开工,首期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建造东西两条总长824米,连接鹿西岛与白龙屿的栅栏式堤坝及铜合金和高纤维围网,形成面积达650亩的海洋牧场。该项目以深水生态养殖+休闲渔业+岛礁生态观光模式,推进洞头养殖模式根本性转型,养殖发展模式为国内首创。2015年首批50万尾大黄鱼已投产上市,初见成效。

  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洋资源禀赋,开发空间广阔,近年来洞头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在蓝色海洋的隆隆涛声之中,“深耕海洋”的呼声愈加清晰而紧迫。

  从洞头发展优势看,以区位和空间为主的海洋优势,以生态和景观为主的海岛优势,以港口和岸线为主的海湾优势,以海产和美食为主的海鲜优势,以特色文化和人文精神为主的海霞优势相互叠加,这“五海”优势已成为洞头加快建设海上花园的强劲引擎。

  自2013年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来,洞头确立了“生态宜居岛”的发展战略,将“人海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各个方面。

  洞头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钓鱼类品种有鲈鱼、石斑、真鲷、美国红鱼等多达30种以上,岸礁垂钓平台则遍布全县,截至目前,洞头已有18个海钓钓场,可供垂钓钓点已达180个,其中包括大众海钓点80个,是全国最受欢迎的海钓基地之一,已成功承办了八届全国海钓大赛。

  目前洞头在建的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91亿元,近几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508.62万人次。旅游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的同时,洞头还鼓励渔民向休闲渔业转产,深度挖掘传统海洋文化、渔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建成一批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农家乐和渔家乐基地,加快推进洞头国家海洋公园建设项目,成功开发出东海第一栈道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海岛观光、滨海养生、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涌现出一批富有海岛特色文化的主题酒店和高端民宿等新型业态。

  海岛优势不仅体现在旅游业上,这几年,洞头产业结构由传统内陆型制造业为主向临港产业及服务业为主体转变,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该区逐步引导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独具海湾和海岛风貌特色,与温州中心城区功能互补的城市组团。集中发展临港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计划至2020年,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五年累计投资达到750亿元。“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三大平台,培育三大引擎。

  在瓯江口区域,这里集中了温州最优良的港口资源,拥有长达43公里港口岸线,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28公里。其中,大小门岛、状元岙港区前沿水深均在15米以上,具备建设10至3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条件,让洞头的发展临港经济优势明显。作为温州奔向“东海时代”的桥头堡,临港产业是优质的新增长极。

  依托良好的港区条件,洞头加大了综合利用岛、临港产业岛和港口物流岛的开发力度,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丽水气田开发工程、中石化温州液化天然气项目前期基本完成,状元岙港区二期、华港化工码头等项目进展顺利。当前,一期投资108亿元的LNG项目已通过核准;中海油丽水36-1等项目投产运营;状元岙港区正式扩大开放;中燃华电扩能(LPG)项目、浙江弘博塑料增塑剂(DOP)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浙江能源集团煤电联产项目深入对接,落地在望。

  洞头是浙江的海洋大县、是浙南的海上门户、是宜人的海上桃源,还是享誉全国的红色海霞故乡。近年来,洞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纪念女子民兵连建连55周年活动,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引导基层党建创先争优,深化“五星争创”活动,打造北岙“海霞妈妈”、东屏“好厝边”等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五海”相融,洞头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

  借力“拆整”契机夯实“海上花园”建设基础

  依托海洋海岛资源的先天禀赋,建设海上花园是洞头长远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洞头发展的嘱托和期望,也是承接温州都市区差异化功能分工的必然选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践,这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未来一个时期,洞头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洞头,最终实现“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海上花园美好愿景。

  城在海中,就是要突出产城融合、港城联动,着力发展城市经济、海洋经济、湾区经济,打造海洋、港湾、森林、旅游、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的滨海城市,实现功能布局优化、基础配套完善、产业融合发展、人口疏导集聚。

  村在花中,就是要突出城乡统筹、农村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因地制宜地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建筑错落有致、村容整洁、生活舒适、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花园村庄,实现“一村一特色、村村是花园”。

  岛在景中,就是要突出三生融合、宜居宜游,坚持全域景区化、生态永续化发展,按照美化、绿化、洁化、亮化、彩化、香化、文化、序化“八化”要求,以景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推动绿色崛起、旅游富民,打造形态美、生态美、业态美的洞头列岛,实现“一岛一主题、岛岛是乐园”。

  人在画中,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幸福和谐,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树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提升居民社保水平、家庭收入、文明素养,创造富裕安康、文明进步的美好生活,保障社会平安稳定和公平正义,实现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海岛人民如同生活在精美画卷中。

  “海上花园”不仅是愿景,更是行动。今年洞头围绕“加快同城发展、建设海上花园”的战略目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全域景区化作为海上花园建设的主路径,让海上花园这个目标更加具体化、载体化。

  目前,全域景区化已摆上洞头建设“海上花园”的日程,结合海岛实际,洞头区提出景边村、整岛拆迁改造专项行动,同时以“大拆大整”为契机,倒逼加速区内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可以说,“大拆大整”正从另一个维度加速洞头环境的打造,乘势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桎梏,加快全域景区化迈进的脚步。

  南策村是东屏街道离岛行政村,原有住户188户、587人。由于岛上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足,2012年洞头区就鼓励村民搬离小岛,街道还将蓝港花苑作为村民搬迁安置地块。几年来,不少村民进镇入城,但仍有部分村民处于观望状态。村民林荣通在南策岛有两间住房,已长期无人居住。在得知小岛整岛搬迁工作即将启动时,他就多次主动要求签约。搬迁工作启动首日,他第一时间赶来签订协议。“协议书签好了,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林荣通由衷地说道。

  全域景区化是洞头建设海上花园的战略路径。在“大拆大整”中,按照这一路径要求突出为海上花园和旅游发展营造好的环境。为此洞头立足海岛实际,对大沙岙、中普陀、望海楼、半屏山4个核心景区所在的4个“景边村”和东屏街道大瞿岛、南策岛等两个整岛进行全面拆迁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离岛村民居住条件,也为海岛后续整体发展利用腾出空间。

  洞头区委书记王蛟虎这样描绘道,未来洞头就是以花园村庄建设等为载体,实现村在花中、城在林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目标。同时,保持不再围垦的定力,做好稀缺岸线资源的保护、修复、提升文章,用“围而不填”的全新理念,描绘打造未来梦幻海湾。通过打造环中心渔港、环海西湖、海洋生态廊道等一批亮点区域,继续引导南塘工业园区企业“退二进三”,形成洞头旅游休闲产业、高端产业和临港产业发展的叠加效应,不断夯实“海上花园”建设基础。

  “大美洞头海上花园”呼之欲出

  清朝诗人王步霄曾惟妙惟肖地描绘洞头的神韵:“苍江几度变桑田,海外桃源别有天;云满碧山花满谷,此间小住亦神仙”,这也是大美洞头、海上花园的写照。

  下一步,洞头区将坚持同城同建,深刻把握温州城市东拓大势,优化功能布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铺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全力打造秀美精致的海岛城区;坚持陆海统筹,统筹开发陆海空间,强化平台建设、项目引进、有效投资,培育海洋和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区,深化旅游产业融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量提质,全力提升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海洋海岛保护、生态整治修复、全域景观提升上下功夫,深化环境治理,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洞头。

  不久的将来,我们企踵可待,百岛洞头正以全新的姿态,昂扬的热情,宽阔的胸怀,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实现“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海上花园美好愿景。

  记者 郑芯芯 见习记者 陈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