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乡创空间”建设现场会在洞头召开

2025/05/17

现场

  洞头网讯(记者 林锐 潘道阳 通讯员 刘周洲)5月16日,全省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乡创空间”建设现场会在温州市洞头区召开。张雁云副省长专门作出批示,对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乡创空间”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金林贵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章月影,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张雷,区委副书记林铁参加。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总结推广温州市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乡创空间”建设经验,分析当前形势任务,对下一步加快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有优质服务、有集聚效应的“乡创空间”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是健全完善城乡就业创业体系、促进人才与乡村互相赋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抓手。温州市积极主动谋划,特别是洞头区立足海岛特色,创新打造“海创空间”,探索了“先体验、再创业”的新模式,为全省因地制宜打造“乡创空间”、大力推进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提供了有益经验。

  会议强调,各地人力社保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动性紧迫性,认真学习借鉴温州经验做法,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深做实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乡创空间”建设工作。要实施空间提质行动,建设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要实施服务增效行动,增强市场主体和劳动者的体验感、获得感。要实施人才聚能行动,加快推进技能型乡村建设,塑造乡村最优技能生态。要实施产业振兴行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矩阵,培育乡村经济增长极。要实施治理优化行动,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筑牢社会基础。

  会上,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安吉县、温州市洞头区作经验交流,部分创业者和乡村运营师代表分享创业经验。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洞头区返乡入乡服务中心孵化空间、“青村·108大队”海创体验空间和“中屿等到你”海创发展空间建设情况。

  延伸阅读

  洞头以“海创空间”为引擎 激活返乡入乡创业动能

  温州市洞头区以“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形式为指引,创造性布设“1+5+N”“花园里·海创空间”体系,年均上岛青年超3000人,带动2024年人口快速增长。

  铺好上岛路,释放“海创引力”

  结合全域“一岛一功能”规划布局,重点做深做透“政府定政策、渔村育阵地、团队来运营”三篇文章。精准升级“青年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十二条”工作举措,创新推出“先体验后创业”模式,提供7天免费食宿及创业指导服务。整合闲置国有资源建成5处海创空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建N个海创空间,开发1500个海景共享工位,形成“面朝大海办公”新场景。通过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引进10余个主理人运营团队,孵化项目超30个。

  配好价值链,激发“海创活力”

  以“青创客+村集体”合股共建模式,涌现出海上阳台、星空营地、滩涂公园等15个网红项目,推出“吉市醒岛”嘉年华、“飞阅百岛”低空游等8大新业态。如周政宇带领青年文艺团队,通过“村企联建”模式,将码头废弃油库改造成“赛尔咖啡馆”,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营收超500万元;85后台州青年俞鲁杭组建40人青年团队当起“网络鱼贩”,带动网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渔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蓄好资源池,赋能“海创动力”

  联动全区资源,着力提升“有技、有乐、有居”创业服务,让青年在海岛幸福工作生活,与海岛共成长。在海创空间总部,一站式集成技能培训、人才交流、创业指导等功能,推出60余项“大篷车”送技上岛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克服“本领恐慌”。关注青年休闲需求,开设系列“洞青Yeah校”课程,引入咖啡、夜市等超20种青年喜欢的休闲业态,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创新推出“我在海边有间房”青年安居政策,构建全周期住房保障体系,打出“海霞红娘+沙滩集体婚礼”婚恋组合拳,牵线超20对青年缘定洞头、安家落户。

资料:综合浙江人社 洞头融媒 洞头人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