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柯瑜 谢晓天 刘畅)当追求“自然味”成为城市餐桌的潮流,大门西浪村的山林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于土鸡的“生态革命”。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这片生态沃土,揭开大门土鸡蛋“身价不菲”的秘密。
每天早晨6点半,大门柴米油鱼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庄玲玲已便整装出门,开始了她的养鸡事业。
听到庄大姐的“呼唤”,数百只鸡扑棱着翅膀飞奔而来,在铺上玉米的土地上开始了“早餐时间”。
在庄大姐的养鸡场里,土鸡养殖不是“圈地运动”,而是一门“生态艺术”。她将鸡养在这山林里,让鸡群可以实现树下乘凉,同时鸡粪给树木施肥,让树木茁壮成长。这种林地互补养殖方式,不仅保证了鸡的品质,也维护了山林的生态平衡。
上午10点左右,这些鸡陆续回到鸡舍中。这间看似普通的屋子,其实是养殖户们精心设计的“产房”。塑料产蛋箱以及厚厚的草堆,提供了舒适的产蛋环境,而搭起的架子为它们提供了宽敞的活动空间。它们在庄大姐的照料下,会视时机按时归巢产蛋。这种“生物钟”,既保证了鸡蛋集中收集,又减少了鸡群在外界受惊导致憋蛋的情况。
庄大姐告诉记者,她每天需要工作至少9个小时。目前她养殖了6000余只鸡,包含了乌鸡白凤、乌鸡乌凤以及土鸡,鸡蛋价格每个在2元左右。也因为西浪村的自然优势以及庄大姐的悉心照料,这里的鸡蛋口感也更为鲜嫩。
除了自己养殖,她还开创柴米油鱼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4名妇女一起创业,让她们实现增收致富。
“我希望我们家的鸡蛋和土鸡有更多人知道,销路更畅通。”庄玲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