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港环岛公路焕新颜 洞头“四好农村路”铺就振兴坦途

2025/11/24

环岛公路

  洞头网讯(记者 庄缘 郑树)山海为卷,大路为笔。日前,“跨山海 行·洞头”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在洞头成功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穿梭于碧海蓝天之间,用脚步丈量“海上花园”的独特魅力,不少跑者对洞头的赛道路况赞叹有加。赛道背后,是我区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坚实足迹——从路面修复到隧道彩化,从畅通“毛细血管”到赋能文旅融合,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正成为洞头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富先行的“流动风景线”。

  作为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标杆项目,连港环岛公路不仅破解了路况老化难题,更串联起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脉络,成为展现洞头“海上花园”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推动“美丽公路+”模式在海岛落地生根、硕果盈枝。

  晨光初洒,蓝色海面上波光粼粼,北岙街道“蔚蓝计划”项目旁的连港环岛公路,如一条灵动丝带蜿蜒穿梭于山海之间。焕新的平整路面、亮眼的海岛彩绘,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定格下山海与公路交融的绝美画面。

  “这几年经过提升修复后,连港环岛公路成了‘风景线’,经常有游客来拍照打卡。公路上的彩绘装饰不仅美观,还让游客更了解洞头的文化。”“蔚蓝计划”主理人吴静静告诉记者,这条高颜值公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客流的持续增长也带动当地相关经营收入实现翻倍,切实让公路建设成果转化为民生红利与发展动能,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据悉,连港环岛公路作为环洞头的交通主干道,承担着串联工业园区、特色渔港与仙叠岩、半屏山等核心景区的重要功能。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及重车通行影响,公路人行道、慢道及隧道内栏杆逐渐老化,既影响群众通行体验,更制约了交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此,我区精准施策,开展全面整治提升。

  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部分公路裂缝、破损等问题,该局推进道路设施提质工程,实施沥青路面铣刨重铺、老旧人行道及慢道整治、隧道栏杆修复,并对沿线隧道开展涂装彩化改造,提升空间品质与景观感染力。截至2025年,已完成沥青路面修复约30000平方米、人行道及慢道修复约5000平方米、隧道亮化彩化35000平方米、护栏涂装修复5.5公里,系列举措既保障通行安全,也为群众出行和区域文旅发展筑牢基础。

  连港环岛公路的蝶变,是洞头“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洞头峡大桥、大门大桥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相继投用,全区建制村通达率达100%,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累计实施大中修养护工程80公里,公路“毛细血管”持续向基层延伸。

  在管养模式上,我区不断创新突破。不仅将农村公路养护补助标准提高至超省政府规定水平,由区财政兜底保障各类项目资金,更率先在温州推行公路养护市场化,全面落实县、乡、村道三级路长制,构建起责任明确、监管严格的管理机制。一系列举措让洞头农村公路路况常年保持全省前列,2020年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位居全省第一,连港环岛公路于2022年获评浙江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我区2024年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以路为媒,富民兴村。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我区大力发展“交旅融合”等公路富民新业态,全力打造全域大景区、全域大花园,民宿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优良的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为赛事经济注入活力,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等大型公路赛事,让“海上花园”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未来,我区将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基础上持续发力,持续完善公路网络,完成年度新改建任务,不断深化“路长制”及数字化应用,实现公路管理精准高效。同时,进一步推动公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像连港环岛公路这样的特色标杆项目,让“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交通先行官。

分享到: